Cursor & Claude Code 体验总结

使用情况 目前编码工作几乎是 Cursor, 也深度体验了 Claude code 主要使用场景:日常业务迭代,Bug 修复,新项目启动。 有 80% 的 code 是生成的,毛估提升效率:50% +,值得一提的是让自己有信心做一些未知领域的事情。 Cursor 等工具 这里用 Cursor 其实只是 一系列基于 vscode 的 ai 编辑器代称。 Tab Tab Tab Cursor 最基础的使用就是 Tab 接受了,然后也能自动计算焦点,这个也是早期他们宣传的一个点:Tab Tab Tab。 Agent / Ask 通过 Ask 模式探讨方案,梳理问题,通过 Agent 模式来做执行工作,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模式了。 上下文工程 & 自定义 Rules Cursor 提供上下文很清晰直接选择文件即可,可以多文件,可以指定 rules 等 多模态工程 前端场景里可以上传图片完成 UI 上的初稿。 MCP 一些好用的 MCP: 查看最新文档 交互文档化 最早 Kiro 里有个特别好的体验就是能提前设计方案,任务列表,执行计划等,并且能保存到文档里,支持手动编辑。这种交互比较适合初创型项目,或者复杂任务,不熟悉的领域里的任务. 这种模式也被其他 IDE 采纳。 Claude-code Claude 的交互本质是 cli 模式和 ui 可视化模式的对比,个人觉得长期对于大众用户来说 UI 可视化的界面会胜出。原因是历史数据来看的,历史上 cli 操作和可视化操作一般在很多软件里都会存在,各有利弊 各有千秋,功能上也几乎一致,最终UI可视化的交互会在更易被大众接受,在编码领域也是如此,这符合了人性中懒惰的一点,都是趋向于舒服的方向。 ...

八月 25, 2025 · 1 分钟 · zhongling

Vibe Coding: AI编程总结

缘起 我接触 AI 编程挺早了,体验过从早期蛮荒交互形式:在聊天框里问答然后复制结果到编辑器,到最近植入到 IDE 内的, 以及 更加流行的 CLI 形式的交互演进。多少算是见证了 AI 编程的演进。 AI 编程的称呼也很多,有的叫 AI Coding,有的叫 AI Pair Programming,还有的叫 AI Copilot,甚至有的叫 AI Vibe Coding。我更喜欢 Pair Programming 这个说法,因为它强调了 AI 和人类的协作关系。 作为一个喜欢白嫖的用户,这一波也会为顶部产品付费,最多的是 Cursor。真的被其惊艳效果吸引了,没有他就降低了很多效率。先列举下我用过的 AI 编程工具: 插件:Github Copilot / 通义灵码 / Cline / Bito / Codeium(Windsurf 早期形态)/ Augment Vscode 系列:Cursor / WindSurf / Kiro / Trae CLI 系列:Claude Code / Cursor CLI / Gemini CLI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 Cursor 和 Claude Code。 使用数据: 代码量上:几乎 90% 的代码是 AI 生成的。 时间上:大概 50% 的时间是 AI 辅助的。 效率上:平均提升了 1-2 倍。 下面总结下我对 AI 编程的体验和感受,Lets go ...

八月 19, 2025 · 2 分钟 · zhongling